传统中医中药简介
传统中医中药源于中国,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古代中国人民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诞生于中国的原始社会,之后经过历代不断地总结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医学。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思想、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以辨证论治原则,使用中药、针灸、气功及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与中药有着相互共存的关系,有医无药或有药无医都难以到达最佳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后有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系统性的收载了大量药物种类.
疫病在人类历史上常有发生,今日我们面对的非典(SARS)及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是其中之一。根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二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了三百多次疫病流行,古人通过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得到了较好救治,积累了大量的抗疫治疗经验。2019年肆虐全球的Covid-9疫情中,中医药在中国抗疫救治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广泛的作用。以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疗效显著成为医疗救治的鲜明特点,其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价值被极大地肯定。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其章节中,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中医药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相辅相成,加上中国中央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中医药科研,其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将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维护大众的健康继续做出贡献。